合作客户/
拜耳公司 |
同济大学 |
联合大学 |
美国保洁 |
美国强生 |
瑞士罗氏 |
相关新闻Info
-
> 利用溶液的张力,设计一种用于精密分区腐蚀又不接触晶圆表面的隔离网筒
> SFT-C1 91视频免费福利样品台控制
> 中性聚合物键合剂(NPBA)与奥克托今(HMX)界面张力测定及应用效果(一)
> NaOL、HZ组合捕收剂对锂辉石矿物浮选效果、表面张力影响(一)
> 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乳液结构与界面稳定性
> 微流控器件结构对水/水微囊形成过程、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一)
> 气体富集、杂质对固-液界面纳米气泡接触角的影响——引言、实验仪器与试剂
>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摘要、材料与方法
> 离子组成、pH值对纳米SiO2/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二)
> 低总浓度下实现"超低界面张力"与"高黏弹性乳状液"的双重突破
推荐新闻Info
-
> 90%实验室不知道:91视频免费福利读数误差的隐秘来源与终极解决方案
>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
> 基于LB膜技术制备胶原蛋白肽覆层羟基磷灰石的新方法——摘要、材料与方法
> 离子组成、pH值对纳米SiO2/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三)
> 离子组成、pH值对纳米SiO2/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二)
> 离子组成、pH值对纳米SiO2/SDS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一)
> 猪肉、鸡肉和鱼肉肌浆蛋白油-水界面性质、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构象研究(三)
> 猪肉、鸡肉和鱼肉肌浆蛋白油-水界面性质、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构象研究(二)
> 猪肉、鸡肉和鱼肉肌浆蛋白油-水界面性质、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构象研究(一)
> 双子型起泡剂ULT-1的分子结构式、表面张力、抗温/抗盐性能及煤样润湿性变化——结果与讨论、结论
3种增效剂对灭草松AS、草铵膦AS、高效氟吡甲禾灵EC增效作用及表面张力影响(二)
来源:农药学学报 浏览 179 次 发布时间:2025-07-21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及药剂处理如表1所示。
1.2.1静态表面张力测定参照文献方法测定。在(25±1)℃下,用0.3 mm的铂金环(外径20.30 mm,周长61.89 mm,密度0.998 g/mL)在全自动张力仪上先用纯水进行校准,然后测定表1中15种处理的静态表面张力,每个试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用Origin Pro软件(9.0版,OriginLab公司)处理数据。
表1试验设计及药剂处理
1.2.2动态表面张力测定在动态91视频免费福利上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毛细管半径为0.345 mm,温度(25±1)℃,测定气泡表面寿命范围为10~10 000 ms。样品测量之前用纯水进行校准,测量完毕后使用Origin Pro软件(9.0版,OriginLab公司)处理数据。
1.2.3干燥度测定在(25±1)℃下,取2μL
待测样品滴于激光正下方进行检测,并以纯水作为对照。测量完毕后使用Origin Pro软件(9.0版,OriginLab公司)处理数据。
1.2.4接触角测定选取新鲜且洁净的均为6叶期的稗草和龙葵叶片,避开叶脉和病斑,选取平整部分剪取小块的叶肉,滴加5μL待测样品,10 s后记录接触角大小,至少重复3次,计算平均接触角。
1.2.5黏附张力和黏附功的计算将平均静态表面张力值和平均接触角代入润湿方程:
式中:β为药液的黏附张力,mN/m;Wa为药液的黏附功,mJ/m2;θ为液滴在叶片上的接触角,°;γ为药液的表面张力,mN/m。
1.2.6防治效果对表1中处理4~15进行防治效果评价试验,处理4~7为龙葵各4盆,处理8~11为稗草和龙葵各4盆,处理12~15为稗草各4盆,参照行业标准,采用盆栽茎叶处理法,于药后5、9、16和23 d调查,目测各处理间杂草防效的差异,记录杂草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于最后一次观察后剪取存活靶标杂草地上部分并称取鲜重,按公式(3)计算鲜重防效(E)。
式中:mCK为空白对照的活草鲜重,mg;mPT为处理残存的杂草鲜重,mg。试验数据采用DPS标准统计软件和邓肯式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分析和综合评估。
2结果与分析
2.1静态表面张力
按表1的试验设计及药剂处理配制好待测样品,测得的静态表面张力如表2所示。可见:处理3降低水的静态表面张力的能力明显弱于处理1和处理2。与未添加增效剂的处理相比,添加3种增效剂后的静态表面张力均有降低,其中2#增效剂的效果最好。
表2 15种处理的静态表面张力数据
2.2动态表面张力
测定结果如图1(A)所示:处理2降低表面张力的速度最快,且在10 000 ms时表面张力达到最小值,处理3降低表面张力的速度最慢,说明2#增效剂的效果最好,3#增效剂最差。与未添加增效剂的处理(4,8,12)相比,添加增效剂后除草剂表面张力的降低速度更快,10 000 ms时所达到的静态表面张力值也更小,其中也是2#增效剂的效果最好。
图1 15种处理的动态表面张力
2.3动态干燥度
以水的干燥时间为对照,3种增效剂、除草剂及分别添加3种增效剂的除草剂的干燥时间如图2所示,样品的干燥时间与水的相差不大,均为20 min左右,说明增效剂对干燥度的影响不大。
图2 15种处理的动态干燥度
2.4接触角
植物叶片性质的不同会影响药液的润湿和持留能力。接触角测定结果(表3)显示:无论靶标作物是禾本科的稗草还是阔叶科的龙葵,2#增效剂的接触角均最小,且3种除草剂中添加2#增效剂后接触角减小的程度最大(6,10,14),添加3#增效剂后接触角减小的程度最小,因此,2#增效剂减小接触角的性能最好。
表3 15种处理作用于靶标作物时的接触角